锐蓄

锐蓄
(《本经》)
【异名】竹(《诗经》),锐竹(《本经》),锐橇(《说文》),畜辩、锐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锐蓄、编竹(《履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节草、道生草(《纲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蓼、乌蓼(《中国药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间药草》),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鸠台(《安徽药材》),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江苏植药志》),扁猪牙(《东北药植志》),残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中药志》),牛筋草(《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锐蓄的全草。
【植物形态】锐蓄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茎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显的节及纵沟纹;幼枝上微有棱角。叶互生;叶柄短,约2~3毫米,亦有近于无柄者;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6毫米,宽1.5~5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无毛;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花6~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雄蕊通常8枚,花丝短;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枚。瘦果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具细纹及小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芒种至小暑间,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呈圆柱形稍扁,多弯曲,直径约1.5~3毫米,表面棕红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具纵直纹理,节膨大,残存红棕色或白色薄膜状透明的托鞘,节间长短不一;近基部的茎,质坚硬,位于顶端者较柔软,折断面黄白色,中心具广大的髓邮,有时成空洞状。叶片绿褐色或灰绿色,通常脱落。花生于叶腋,红色,但多数已萎落不存;花被黄绿色,顶端边缘粉红色,内藏瘦果1枚,三角状卵形。气微弱,味清凉。以色绿、叶多、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较大。
【化学成分】全草含锐蓄甙、槲皮甙、d-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硅酸、绿原酸、p-香豆酸、粘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硅酸的分布:叶1.6%,茎0.6%,根0.4%(如用作硅酸盐药物,可在其整个生长期采集,如用作黄酮药物,则宜于刚开花时采集)。
【药理作用】①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锐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
锐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
锐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
1:10的锐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
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锐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毒性】锐蓄作为牧草是有毒的,可使马、羊产生皮炎及胃肠紊乱,鸽对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猫、兔口服浸剂(10~20%)或煎剂(1:40)的最小致死量为2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水提取物(1:50)则为2毫升/公斤。
【炮制】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④《本草正》:"味苦涩。"
【归经】入膀胱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
①《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女子阴蚀。"
③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④《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⑥《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⑧《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选方】①治热淋涩痛:扁竹煎汤频饮。(《生生编》)
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
③治热黄:锐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药性论》)
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锐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
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锐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⑥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锐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锐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或用新鲜锐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治疗25例,全部治愈。
②治疗腮腺炎
取鲜锐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名家论述】张寿颐:"锐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