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佛甲草
(《本草图经》)
【异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禾雀蜊(《广州植物志》),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枪药(《江西民间草药》),狗牙瓣、小佛指甲(《贵阳民间药草》),尖叶佛甲草(《浙江民间草药》),枉开口(《本草推陈》),鼠牙半枝莲、猪牙齿(《江西草药》),土三七、养鸡草(《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佛甲草
多年生肉质草本,全体无毛。茎纤细倾卧,长10~15厘米,着地部分节节生根。叶3~4片轮生,近无柄,线形至倒披针形,长2~2.5厘米,先端近短尖,基部有短矩。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细小;萼5片,无距或有时具假距,线状披针形,长1.5~7毫米,钝头,通常不相等:花瓣5,矩圆形,长4~6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渐狭;雄蕊10,心皮5个,成熟时分离,长4~5毫米,花柱短。甚果。花期春末夏初。
生于山野水湿地及岩石上。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东南部。
【采集】夏、秋季采。
【性味】甘,寒。
①《本草图经》:"味甘,寒,微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淡,寒,无毒。"
③《浙江民间草药》:"味酸,性凉,微毒。"
【功用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
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
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
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
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
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滴眼。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喉火:狗牙瓣五钱,捣烂,加蛋清冲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咽喉肿痛:鲜佛甲草二两。捣绞汁,加米醋少许,开水一大杯冲漱喉,日数次。(《闽东本草》)
③治喉癣:狗牙半支捣汁,加陈京墨磨汁,和匀漱喉,日咽四、五次。(《救生苦海》)
④治乳痈红肿:狗牙瓣、蒲公英、金银花。加甜酒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无名肿毒:佛甲草加盐捣烂,罨敷患处。(《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天蛇头疼不可忍:半支莲同香槽捣烂,少加食盐,包住患处。(《医宗汇编》)
⑦治诸疖毒,火丹,头面肿胀将危者:铁指甲,少入皮消捣罨之。(《李氏草秘》)
⑧治汤烫火烧:火烧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每用少许,冷水调敷患处。(《履岩本草》)
⑨治蛇咬:佛甲草加项开口捣烂,罨咬伤处。(《浙江民间草药》)
⑩治黄疸:狗牙瓣(生)一两,炖瘦肉四两,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⑾治迁延性肝炎:佛甲草一两,当归三钱,红枣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⑿治牙疼:铁指甲煅末,擦之。(王安卿《采药志》)
⒀治目赤肿痛而生火翳:鲜狗牙瓣捣汁,加人乳点眼。(《贵阳民间药草》)
⒁治漆疮:鲜狗牙瓣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