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

【学校名称】长春理工大学
【学校简称】cust
【学校标识码】4122010186
【学校招生代码】10186
【学校性质】公办、普通本科、理工类大学
【隶 属 于】吉林省
【重点学科】1个
【硕士数量】133人
【博士数量】47人
【藏书数量】212万本
【重点实验室数量】1个
【创办年份】1958年
【占地面积】1077.00亩
【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所在城市】吉林长春市
【学校地址】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长春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30022
【招生网址】http://zsb.cust.edu.cn/
【学校官网】http://www.cust.edu.cn
【学校邮箱】zsb@cust.edu.cn
【联系电话】0431-85582999
【学校概况】
  长春理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2000年,长春建材工业学校并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
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
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并入长春理工大学。
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并由学校代管代建。
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
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2017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基地)。
多科性的学科布局学校现有3个校区,土地面积71.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亿元。
藏书总量41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25.9万册、电子图书190.8万册。
学校设有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4个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军体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7个校直属科研机构、23个院直属科研机构。
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01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0人,硕士研究生3980人(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1人),本科生16158人,留学生202人。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学校以光电为核心的特色学科在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核心影响力,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光电特色学科体系,主干学科光、机、电、算、材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学科门类以工为主,覆盖工、理、文、经、管、法、艺,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2个、一流学科B类5个);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专业。
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校之初,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
学校现有教职工20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7人、博士生导师261人、正高职253人、副高职66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973”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
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建校以来30余年由国防工业部门直接领导,学校始终把“保障国防”作为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学校充分发挥军工科研优势,构建了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组成的创新体系。
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目前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
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千余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
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径,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
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防特色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地位和声誉、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可喜的招生与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其中在30个省市区进入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学校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项目院校。
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研究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了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
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
远大的发展目标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起点勇担新使命。
全校师生在“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引领下,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坚持以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规格的校园为核心,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数据截至到2019年9月30日,其中学生数据摘自《2019年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

在线工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