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拼音】 biāo zhǔn
【词性】 名词、形容词
【注音】 ㄅㄧㄠ ㄓㄨㄣˇ
【近义词】 准则、准绳
【基本解释】 ◎ 标准 biāozhǔn[standard;criterion] 衡量事物的准则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技术标准道德标准
【引证解释】 亦作“ 标準 ”。1.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器范自然,标准无假。” 吕延济 注:“器量法度出於自然,为人标望准的,无所假借也。”《荀子·儒效》“﹝君子﹞行有防表” 唐 杨倞 注:“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 毛泽东 《实践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 榜样;规范。 晋 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準也。”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準。” 元 沉禧 《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箇孝行名儿做标準。”见“ 标准 ”。

在线工具导航